教育强国 财专何为
春风启新程,奋进正当时。从领导班子到各学院各部门,从教授博士到干部师生,一场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的创新发展研讨会在财专校园里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从召开新时代第二次全国教育大会,到出台《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建设教育强国的目标愈加坚定,路径愈加清晰。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日益深化,人工智能的颠覆性应用转化和技术创新成为赋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面对新一轮“双高”建设的新任务、新要求,校党委审时度势,全面考量职业教育发展形势和学校未来发展之路,召开了创新发展研讨会。这次会议既是财专人统一思想、汇聚力量,对“教育强国,财专何为”的寻答,也是面对“AI时代,财专何为”的应对,更是吹响了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角。
前期,党委书记秦华伟在主旨报告中,深入剖析发展瓶颈,科学研判发展态势,从战略维度提出了九大工作任务。全校13个党总支、143名干部、教师代表,围绕“干部队伍优化、‘新双高’建设、人才强校战略、智慧校园升级”等重点内容,分组开展深度研讨,并推选九位代表作主题汇报。
组织部部长陶莹围绕干部队伍建设进行汇报。她聚焦“新双高”建设战略目标,针对干部队伍存在的“四种七型”现象及建设瓶颈,坚持问题导向,运用“有解思维”,创新提出“四坚持四破解”工作路径:坚持发展为要,破“结构性”之困;坚持事业为上,破“四种七形”之疾;坚持精准培育,破“青黄不接”之虑;坚持审慎原则,破“上”与“下”之难。她在总结时坚定表态,“干部队伍事关全局、事关长远。组织部要有不进则退的危机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奋力书写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的‘财专答卷’。”
教务部部长董京原针对第二期“双高”建设攻坚难点,给出了清晰的破题路径和解决方案。她表示,聚焦“国家级‘双高’专业群示范引领效能提升”重大命题,要通过“双高”建设全面撬动育人模式革新、办学体系升级、服务能力跃迁、管理体制重构与保障机制创新,实现办学能力高水平、产教融合高质量“双目标”和人才培养质量、社会服务能力“两提升”,并提出四维攻坚策略:以任务开展驱动建设理念,由“学校小逻辑”向“社会大逻辑”转变;以机制改革推动建设任务,由“专业群小范围”向“学校大格局”拓展;以生态构建加速教学模式,由“技术应用”向“智能应用”跃升;以创新思路撬动社会服务,由“小项目”向“大作为”跃迁。
人才工作办公室主任李杰以《破局与突围:人才队伍建设的财专求索》为题,聚焦“现实之困”与“破局之钥”两大核心议题,系统解构“人才三问”的应答框架:从“招才引智”到“链条协同”,聚焦人才队伍三链条协同,破人才引进之困;从“利益博弈”到“生态共生”,聚焦产教命运共同体构建,破产教融合瓶颈;从“技能断层”到“数字赋能”,聚焦数字化能力标准建设,破数字能力不足短板;从“刚性管理”到“动态适配”,聚焦弹性化治理模式创新,破现行评价体系弊端。“教育从来不是一场终点的狂欢,而是一场永恒的接力。”李杰强调,“人才三问”是学校未来的命运之忧、发展之要、成长之变。必须打破路径依赖思维,以治理模式的重塑性变革,构建具有财专特色的人才发展新范式。”
信息技术中心副主任霍福华就“数字校园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带来了富有前瞻性的汇报。他表示,当前学校已实现DeepSeek等大模型的本地化部署,构建起涵盖提示工程、知识图谱、智能体开发的全栈式AI平台,成功孵化“智慧小财”“旅游规划助手”等场景化应用。但对照“智慧校园”建设要求,仍面临算法生态、算力基座、主体适配等多重挑战。围绕“设施升级、模型部署、知识库构建、智能体开发、数智素养提升”五个攻坚方向,他系统规划了三年建设路线图:“我们必须抢抓人工智能发展的历史性机遇,推进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构建职业教育发展新格局。”
教务部副部长李妍以《AI时代教育教学变革存在的问题与选择》为题,汇报了研讨成果。基于对AI赋能教育领域的系统性研究,聚焦教学资源分散化、技术应用协同性不足、教学管理生态碎片化三大核心矛盾,她针对性提出“资源整合——技术融合——生态重构”三位一体解决方案。通过推进教学资源平台化整合、深化智能技术融合应用、构建一体化教学管理生态等12项具体措施,着力破解部门协同壁垒、资源孤岛效应及重复建设痼疾。通过“基础赋能——实践提升——创新应用”进阶体系,系统化破解教师“不敢用、不会用、不善用”智能技术的现实困境,为实现从“技术扫盲”到“人机协同教学创新”的教育范式转型奠定坚实基础。
财税学院党总支书记张希作题为《党建引领聚合力 融合创新促发展》的汇报。围绕组织生活、党业融合、品牌创建、主责意识、考评机制及数字党建六大方面,他梳理出以高质量党建赋能“新双高”建设的三大实施路径:“四维联动”赋能高质量发展、“三力提升”筑牢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打造云端矩阵构筑智慧党建平台。“党建工作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面对新的使命,张希表示,“我们必能将党建‘引领力’转化为‘新双高’建设的‘硬实力’,共同书写职业教育与时代同行的奋进新篇!”
jrs直播网部部长毛军旗以《?以学生为中心 构建新型校园治理体系》为题,结合当下教育转型趋势,用“?内涵、挑战、路径”三把钥匙解锁校园治理难题。他指出,随着社会环境的快速变化,校园治理面临着?育人对象之变、生态之变、标准之变诸多新挑战,校园治理转型势在必行。推动“以学生为中心”从理念具象化为可操作的治理图景,必须以学生需求为起点、以学生成长为目标、以多方协同为支撑,构建起制度创新、数字赋能、协同育人、评价改革四位一体实践路径。“让我们以系统思维整合育人力量,用行动筑牢学生成长支持链,共同托举起每一位学子的未来。”毛军旗向与会者发出行动倡议。
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杨莉娟聚焦“社会服务能力提升与创新”命题,建议打出“专业改革、产教融合、培训升级、乡村振兴、机制护航”组合拳,形成一套既扎根实践又着眼长远的改革方案。针对校企合作“玻璃门”、教师实践“中梗阻”、服务效能“慢半拍”等痛点,提出“制度创新+流程再造”双轨并进策略:创新推出混合制产业学院建设指南,破除校企合作壁垒;建立产教融合项目运行的财务管理制度,让校企资源流动更畅通;完善教师入企实践“旋转门”机制,推动双师型队伍建设;构建社会服务绩效考核“指挥棒”,激发全员创新活力;推行重点项目“揭榜挂帅”制,打造全链条服务闭环。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真正把学校的智力优势转化为服务地方发展的澎湃动能。
教务部副部长高燕飞在汇报开场首先亮出一张“学校产教融合成绩单”:牵头成立“国家数智财经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全国财税大数据应用产教融合共同体”,驱动专业建设升级。针对学校推进产教融合改革面临的“三重关卡”:政策机制不健全、合作形式单一、教师实践经验不足,她从实际出发,提出了一系列应对举措。“产教融合的深化需要宏观政策引导、中观机制创新与微观实践突破协同发力,才能实现教育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高燕飞说。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在人工智能浪潮奔涌的今天,财专人以审时度势的战略眼光、如履薄冰的忧患意识、未雨绸缪的进取精神回答“教育强国,财专何为”的时代命题。这场凝聚智慧的研讨盛会,勾勒出财专人以实干为笔、以创新为墨的奋进蓝图。从AI教学改革到产教融合攻坚,从治理体系重构到服务能力跃迁,每个议题都闪耀着职业教育改革者的智慧光芒。站在“新双高”建设的起跑线上,全体财专人正以“闯”的魄力、“创”的智慧、“干”的担当,将九大攻坚任务转化为九座奋进路标,以“九”久为功的韧劲,将危机意识转化为创新动能,把战略预见落实为行动指南,在智能革命与职教变革的双重变奏中,以更清醒的认知、更果敢的姿态、更稳健的步伐,谱写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壮丽华章。
初 审:郭慧斌
复 审:杨虎成
终 审:苏 琳